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探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论文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9 12:25:28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工程强国也不可能实现,因为工程腐败无论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还是工程效益的实现,都形成严重的阻碍。例如,一项关于全球工程腐败的报告就指出,一些特大的腐败工程都是不应启动的工程项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未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并且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一个共识是,目前我们的工程领域中法制意识淡薄,工程腐败是我国腐败最严重的领域,是贪污受贿的重灾区,它导致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例如,重庆綦江彩虹桥于1999年1月4 日晚整体垮塌,40人遇难,包括18名年轻的武警战士。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彩虹桥突然垮塌的工程质量问题,就是因为工程承发包不合法。又如 2001年11月7日四川宜宾南门大桥断裂事故,是因为建设的时候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使用了劣质材料;还有2004年国家审计署查出的长江防护堤也因偷工减料而成为豆腐渣工程。这些由腐败所导致的偷工减料而形成的劣质工程,其成因除了法制本身的缺陷外,还有

  即使有法也不依,或者执法不严,于是为了维护一己私利或者一方私利,在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中搞暗箱操作,相关人员对此也视若不见,使得保证工程廉洁的监理形同虚设,产生了关系施工、关系监理、假监理、出钱不监理或监理只签字不监理等,这成为我国目前一些工程工期拖延,投资居高不下,工程质量低劣以及腐败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是工程决策、监督和评价中的民主水平。由于工程决策中的科学民主的机制不健全,因此一些荒唐的工程可以上马并建成,如有的乡政府建得和天安门一样,有的县城则要建造只比天安门广场少1平方米的广场;由于工程监督评价的科学民主的机制不健全,所以有的获得社会最高工程奖(如“鲁班奖”)的工程在获奖后不久就发现是劣质工程(如漏雨、出现裂缝等),使得这些奖项本身面临了不小的尴尬。

  其三是工程的管理水平。有的是缺少全盘意识,搞行业性的重复建设,说明在国家水平上的协调不够;有的是缺少长远意识,搞反复施工,如所谓“马路拉链”,说明在城市水平上的协调不够;有的是工程内部的管理混乱,系统集成的水平不高;有的则是工程在行业中的协调不够,如住房建设工程中的经济适用房与高级别墅之争。据统计,北京新建住房空置率达24%之高,既有大量住房的闲置和浪费,同时又有大量的无法买到合适住房的人,造成了复杂的社会后果,也进一步说明对事关国计民生的某些工程事业的相关政策、指导目标不清晰、不协调、不合理,不能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使有限的工程发挥最好的经济和人文效益,这也是工程事业中的战略管理水平的欠缺所造成的。

  三、通向工程强国的几个维度

  1.技术努力

  我们知道,工程强国主要取决于工程的质而不是工程的量;而工程的质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对于如何从工程大国提升为工程强国,中央提出的中国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无疑是明确的导向。可以说,这也是优质工程的要求,也是工程强国的标准,从而也是走向工程强国的必经之路。

  综上分析可见,我们之所以未成为工程强国,核心症结在于我们未能成为科技强国,在于中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甚至新型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综合国际上有关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国家中,居于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从综合能力评价指标看,主要差距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高,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张光斗院士在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的征文中也指出:“我国工程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工程科技创新成果不够多,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因此,我们离工程强国差距的核心在于工程的科技含量低,正是由于工程的低技术水平,才导致了工程的低质量、低效益、高污染乃至低人文关怀等缺陷。因此要成为工程强国,必须首先成为科技强国,成为技术创新强国,成为发明强国和专利强国。

  在这里也可以看到,提高技术能力是提高工程和建造活动水平的关键,尤其是在工程的生产力供大于求的时代,工程和建造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技术创新的竞争力。也可以说,当前我们的工程技术活动的当务之急,是要走出只建造、不发明、不创新的老路,着力改变工程脱离 (新)技术的现状,引导工程活动追求量和质的统一,唯此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工程中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尤其要通过自主创新来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才可能使我国逐渐成为由先进技术支撑的工程大国,从而成为工程强国。

  2.观念更新

  要走向工程强国,还必须进行工程观念的更新,摆脱陈旧的阻碍实现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