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沥青混合料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伟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1-22 13:36:47
绳划伤。

  注:装好仪器(挂好钢丝绳)的汽车不测量时不要长途驾驶。

  2.5试验结果与IRI等其他平整度指标建立相关关系

  (1)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的VBI值需要与其他平整度指标进行换算时,应将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的测试结果进行标定,即与相关的平整度仪测量结果建立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得小于0.90。见图4。

  (2)选择的标定路段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有5~6段不同平整度的现有道路,从好到坏不同程度的都应各有一段。②每段路长宜为250m~300m。③每一段中的平整度应均匀,段内应无太大差别。④标定路段应选纵坡变化较小的平坦、直线地段。⑤选择 交通 量小或可以疏导的路段,减少标定时车辆的干扰。

  标定路段起讫点用油漆作好标记,并每隔一定距离作中间标记。标定宜选择在行车道的正常轮迹上进行。

  (3)连续式平整度仪标定步骤:①按现行操作规程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沿选择的每个路段全程连续测量平整度3~5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测试结果(以标准差表示)。②按2.4的步骤,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沿各个路段进行测量,重复3~5次后,取其各次颠簸累积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测试结果,与平整度仪的各段测试结果相对应。标定时的测试车速应在30km/h~50km/h范围内选用一种或两种稳定的车速分别进行,记录车速及搭载量,以后测试时的情况应与标定时的相同。③整理相关关系。

  将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出的标准差及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出的颠簸累积值VBL绘制出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关系:

  σ=a+b×VBIv (1)

  (4)将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结果换算成国际平整度指数的标定方法:①将所选择的标定路段在标记上每隔0.25m作出补充标记。②在每个路段上用经过校准的精密水平仪分别测出每隔0.25m标点上的标高,按有关方法计算国际平整度指数IRI(m/km)。③按2.5.3的方法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试得到各个路段的测试结果。④将各个路段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与颠簸累积值VBI,绘制出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见图5所示,建立相关关系:

  IRI=a+b×VBIv (2)

  2.6报告

  (1)应列表报告每一个评定路段内各测定区间的颠簸累积值,各评定路段颠簸累积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2)测试速度。

  (3)试验结果与国际平整度指数等其他平整度指标建立的相关关系式、参数值、相关系数。

  3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分析

  3.1路基影响

  3.1.1路甚下沉影响

  主要表现在公路建成运营阶段路基受自身重力以及行车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沉降,主要由地基沉降和路堤固结沉降两部分组成。由于各段地质情况不同、施工单位施工水平差异,均会造成路基完工后的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路面起伏。地基沉降主要是由于上部荷载的变化引起的,路基填方过快,没有足够的沉降时间;路堤固结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引起的,如施工中的路基填土干容重标准代表性差,取土样不规范,做土工试验时有误差,压实度检测的代表性以及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不高等因素。

  3.1.2台背回填、预埋管回填影响

  构造物和路堤衔接处,正是刚性与柔性材料的交界段,由于路堤的 自然 沉降导致桥头跳车现象,也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是用横向排水管解决,一般是30m~50m设置一道,加上通讯管道,需在原路基上开挖大量沟渠。如回填不当,也会影响路面平整度。

  3.2路面基层影响

  基层的微小不平在面层的施工中可以弥补,但如果基层的平面度太差,势必导致面层的平整度受到影响。因为当基层标准不高,凹凸过多过大,会导致摊铺机两条履带分别在不规则的高低面上行驶,从而使熨平板两端部出现波浪。此外,即使面层松铺厚度相同,但由于基层不平整原因经碾压后出现表面不平整情况,由以下公式可知:

  。

  △=h(1-1/a) (3)

  式中:△:面层不平度;

  h:基层不平度;

  a:松铺系数(通常情况为1.20)。

  由此可见基层摊铺碾压的施工水平对于精确控制面层的平整度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因此对各结构层都必须抓平整度。越往上要求标准越高,最终方能达到设计要求。以往“基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