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风险管理 >> 正文
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
作者:未知 来源:建筑论文发表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4-6 20:25:04

  摘要: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两大重点内容,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保证其品质,就必须在这两项监管工作中下苦工夫,因此文章主要基于实际施工管理经验.探讨如何才能做好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管理中要对生产各个要素进行严格的约束与控制,并根据施工生产的不同特别进行全面的监控,以下首先分析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探讨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进行全面施工安全管理方法一)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施工项目承担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责任,因此,必须同时承担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

  建立和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偿。

  施工项目应通过监察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

  施工项目负责施工生产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的管理责任,接受由此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签定安全协议,向施工项目作出安全保证。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认真、详细地记录,做为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

  二)施工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措施据统计,全国建筑企业施工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就是塌方和高处坠落两大类型,约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下将以施工高处坠落为例进行分析,事故发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人从高处坠下造成伤亡;二是物体从高处落下砸伤人或设备。事故常常发生在临边、洞121、脚手架、模板、龙门架、井架的作业中,表现为架上坠落、悬空坠落、临边坠落、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121、通道口)坠落、天棚坠落、吊篮坠落、梯子坠落等,下表有详细的统计数字:

  从企业层面分析,事故的原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以及防范措施不得力。

  首先是管理方面的原因,表现在施工企业对安全施工重视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安全设施上的必要投人;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包代管的方式,一包了之,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在企业改制中,削弱安全管理机构,减少安全管理人员,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不够;不重视安全培训教育,私招溢雇无安全防护知识的民工,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教育;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预防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重点部位动态管理不严密,工地安全检查与班组作业前对作业环境的检查不仔细。对施工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的处理往往采取下不为例的做法,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无法起到有效作用。

  其次是操作人员自身的原因。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不够重视,工作中图省事而冒险作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知识,不了解本工种作业中哪些方面可能产生安全问题,如何采取防范措施,这点在农民工与新工人中表现突出;另外,有些操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某些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违反规定无证上岗,还有些人员即使了解健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 和健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却轻视麻痹,并不严格遵守,抱有侥幸心理,从而导致安全事故。

  再次是安全措施方面的原因。通常表现为安全设施配备不足,工人安全防护装备落后,质量低劣;另外,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科技水平还不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一大批高、大、精、尖的工程,它们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都给建筑安全生产提出新课题和新挑战。因此,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展,笔者在工程管理的多个项目中,都采取了以下的管理措施与方法,例如,笔者在海口市货运大道路基标C标段工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加强管理:

  安全教育与训练。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例如笔者在海南省星海花苑工程中,就在施工开展前实行了安全教育活动与技术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活动,因为安全教育与训练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组织安全教育与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与素质如下:

  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